当前位置: 首页/ 新技术/ 新技术详情

1
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

一、技术概述

通过适宜籽粒机收的品种、栽培技术、收获机械以及烘干设施等方面的集成配套,适当调整收获机械割台、脱粒、清选系统结构和作业参数,有效解决摘穗收获后在拉运、晾晒、脱粒过程中的损失及霉变等问题,实现玉米高效、低损、籽粒低破碎收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获质量和玉米品质。

二、增产增效情况

基本增收100元/亩

三、技术要点

选择适宜籽粒机收的品种、栽培技术、收获机械以及烘干设施等,

四、适宜区域

东北、西北、黄淮海玉米产区

五、注意事项

品种、栽培、机具融合,适期收获

六、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工学院

七、联系人

崔涛

八、联系电话

13466716366

九、电子邮箱

cuitao@cau.edu.cn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2]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学校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3] 经过百年发展和积累,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生命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 据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1503名,全日制研究生778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486名、博士研究生3294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33名。有专任教师1679人,两院院士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7人。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308室

联系人:暂无

联系电话:010-62736904

电子邮箱:暂无

联系邮箱:
njhxxpt@163.com
联系电话:
025-84346236
请关注公众号:
全国农机化科技管理信息平台

Copyright 2019 njhkj.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农机化科技管理信息平台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16995号-1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指导全国农机化科技管理信息平台 - 农机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