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在河南洛阳揭牌
10月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省工信厅和洛阳市政府主办的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洛阳举办。在此次会议上,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2019-10-24 14:26 29
-
农机化司推进“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组织开展了“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规范拖拉机等重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补贴经营行为,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农民和农机化管理部门、鉴定机构防范意识显著增强,市场上问题产品明显减少,广大农机手、农机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给予积极评价。
2019-10-24 14:23 20
-
天空之城,脱贫攻坚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10月17日上午,四川省理塘县县委书记格勒多吉带队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以下简称“总站”),围绕农业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开展座谈交流,站长刘恒新、总站其他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19-10-24 14:19 14
农机化司推进“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组织开展了“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规范拖拉机等重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补贴经营行为,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农民和农机化管理部门、鉴定机构防范意识显著增强,市场上问题产品明显减少,广大农机手、农机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给予积极评价。
“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发动机功率与底盘严重不匹配,发动机功率远超底盘设计所能承受的极值,不能牵引应与其发动机功率匹配的机具作业,可靠性较差,浪费能源,在拖拉机上的表现较为突出。据调查了解,一些企业出于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更高补贴档次等目的,生产“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不仅涉嫌违规套骗财政资金,还误导农民购买了质量较差的产品,对农机市场正常秩序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为坚决遏制此类现象,农机化司会同有关方面,以拖拉机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发布《“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机产品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农村消费者充分认识“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的危害,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购买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和损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引导产销企业坚守发展底线,诚信守法经营,不生产销售“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
二是开展第三方机构拖拉机可靠性试验工作专题调研,推动加强拖拉机等产品可靠性试验工作,严格农机试验鉴定采信有关检测数据管理,严把可靠性试验关。
三是组织农机鉴定机构、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深挖成因,完善相关鉴定大纲和技术规范,织密技术制度防线。
四是支持部分省调整优化补贴机具分类分档,试点将最小使用比质量等列为分档参数,有针对性地防范“大马拉小车”问题产品参与投档。
五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强化纪律约束的通知》,要求各地细化实化农机生产企业的有关承诺事项,将“大马拉小车”问题列为“以小抵大”严重违规行为,对失信企业实行顶格处理,一个产品违规,暂停企业所有产品补贴资格,一地违规,各省全部实行联动处理,通过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有力净化补贴机具市场环境。
下一步,农机化司将继续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组织各地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健全拖拉机可靠性试验结果采信制度,优化重点、大宗动力机械补贴分档参数,组织开展违规行为大数据排查和补贴机具第三方核查,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效,进一步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和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在河南洛阳揭牌
2019-10-24 14:2629
10月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省工信厅和洛阳市政府主办的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洛阳举办。在此次会议上,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
天空之城,脱贫攻坚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2019-10-24 14:1914
10月17日上午,四川省理塘县县委书记格勒多吉带队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以下简称“总站”),围绕农业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开展座谈交流,站长刘恒新、总站其他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
韩长赋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建好用好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切实抓好非洲猪瘟分区防控
2019-10-24 11:2512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广东调研时强调,要建好用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建设水平,示范引领农业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开展非洲猪瘟分区防控,确保取得实效,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确保猪肉市场供应和生猪产能稳定。
-
黄淮海夏大豆亩产超300公斤
“实收100.4亩,按标准含水量计算,平均亩产303.1公斤,加上田间损失,亩产320.5公斤!”近日,在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冀庄村大豆新品种“郑1307”测产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常汝镇宣布了实收结果。常汝镇表示,实收面积超过100亩并且亩产能够达到300公斤以上,这在黄淮海地区实属不易。
2019-10-22 16:51 7
-
打通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的百亩13个粒收玉米新品种收获现场,3辆联合粒收机慢慢驶过,金灿饱满的玉米籽粒随之倒入拖拉机拖斗箱,100亩地仅用了8小时就完成了收获。这一新技术正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发集成的旱作玉米绿色增效及机械粒收技术。在当天举行的观摩会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表示,该技术有效打通了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农民可以像收获小麦一样收获玉米。
2019-10-22 15:47 5
-
聚焦新技术 拥抱新时代——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亮相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中联重科携甘蔗收获机、圆捆打捆机等高端农机亮相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2019-10-19 13:22 12